各相关单位:
2025年第1次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结项鉴定工作将于4月下旬启动。为做好本次结项鉴定工作,现将我校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送流程
本次结项鉴定实行网上在线填报。申请人以实名在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创新服务管理平台注册为科研人员(网址:https://gxskjj.myclub2.com),联系科研院审核通过。注册成功后,在截止日期前按要求、按步骤完成结项材料填写。(具体操作详见附件3)。
二、报送时间
申请人网上填报的截止日期为2025年4月30日,逾期系统关闭将无法上传,上传成功后请及时联系科研院审核。
三、结项材料
结项要准备好以下材料,所有材料均需打印一份纸质文件交到科研院(A4双面打印)。
1.项目最终成果
成果要求匿名,结题成果形式必须与立项通知书上的成果形式相同。成果必须有目录和页码,不能出现课题主持人及成员的姓名或图片,不能出现承担单位的信息;成果内容要完整并与成果名称和成果形式一致;以论文集形式鉴定的,论文集需用原投稿Word版本重新排版。
2.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鉴定结项审批书
上传系统时需要上传签字、盖章扫描版,凡是有经费资助的项目,包括学校给予经费资助,请自行盖好财务和审计处公章,并附上财务盖章的经费明细账1份,若是自筹经费项目且没有学校给予经费资助的,不用明细账和盖章;所在单位审核意见栏公章处需要盖桂林理工大学公章,负责人(签章)处需要盖学校法人代表方印,审核人(签字)由科研院进行签字即可
3.项目最终成果简介
文章开头应注明项目负责人姓名和工作单位,项目批准号、项目名称、最终成果形式和名称、课题组主要成员信息,最后要负责人手写签名。
4.查重报告
采用中国知网学术不端系统检测,去除本人文献复制比重复率在20%以下,上传简洁版。
5.项目立项通知书(扫描件)
6.广西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重要事项变更审批表
如有项目变更,需提前两个月提出申请,提交结项申请与变更事项申请不得同时进行。
7.课题研究成果均需按规定标注“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及批准号
四、注意事项
1.对于2024年之前立项且未结项的课题,点击“线下项目结项申请”。
2.最终成果内容包括:封面(注明成果形式)、成果摘要、目录、正文。以“成果形式+成果附件+项目编号”格式命名,写明成果形式,不能出现个人信息。
3.最终成果需匿名,不得出现课题负责人及其成员的姓名、职称、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论文集不得出现期刊名称、发表日期等信息,建议以见刊前WORD格式编辑整合,不得直接放置见刊PDF文本;论文为外文的请附中文翻译稿。
4.根据以往课题结项情况,需注意以下事项:一是研究报告、论文集字数应达到基本要求;二是保持材料信息一致性;三是重大事项变更需提前报批;四是最终成果需匿名。
五、需延期结项的项目
需要延期结题的项目均要办理延期手续。课题延期,基础研究原则上不得超过2年,应用研究原则上不得超过一年。
对已到完成时间,项目负责人因病、出国或其它不可抗拒原因,在限定时间内无法提交最终成果的项目,项目负责人可考虑申请撤项,办理撤项手续。项目负责人须将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含阶段性成果和有关资料)和剩余的研究经费一并送交区社科规划办。
六、其他事项
课题通过鉴定后,即拨余下的研究经费。在项目通过成果鉴定或结题后,如发现有抄袭等重大弄虚作假行为的,一经查实,区社科规划办有权收回其课题《结项证书》并在一定范围内通报,取消当事人三年内申报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的资格。
系统材料提交后请先QQ或者钉钉联系科研院秦世峰审核,待系统审核通过后,即可打印纸质材料。纸质材料提交地址:屏风校区教八栋四楼8403办公室。
其他未尽事宜,请联系科研院秦世峰,联系电话:0773-5891646。
科研院
2025年4月16日
A